牛在线
基孔肯雅热
这个疾病的名称原意是“弯腰驼背”
形象描述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
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
广卫君了解到
随着首批感染者陆续进入康复阶段
佛山一医院已开设
“基孔肯雅热康复门诊”
在“灭蚊处方”方面
佛山“硬科技”也上岗了
基孔肯雅热康复门诊来了
据佛山市中医院8月4日消息,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关节疼痛等康复需求,该院率先在全市开设基孔肯雅热康复门诊。
牛在线
本周末前来就诊的梁女士就尝到了“头啖汤”。原来,31岁的梁女士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除了髋关节痛感加重,手腕、手肘关节也出现了明显疼痛,使用外用药物连续多天都没有好转。了解到佛山市中医院开设了基孔肯雅热康复门诊,她便前来就诊。
经复查,其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显示为阴性,接诊医生随即为其对症治疗,除开具口服止痛药物外,还运用该院制剂内服外用,解决其乏力疲劳、关节疼痛等症状。
佛山市中医药防治蚊媒传染病专家组骨伤科专家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九科主任邹勇根介绍,基孔肯雅病毒可直接侵入关节,在关节内复制,也可直接感染滑膜、腱鞘、肌肉等,造成骨质破坏。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关节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退行性关节炎等,炎症反应可能会有所加剧,导致疼痛迁延难愈。因此,由针对性的康复门诊给予专业的诊疗方案非常重要。
本次开设的专科重点服务人群包括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(如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)的基孔肯雅热康复期关节痛患者;年龄大于50岁的骨关节炎患者;合并代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痛风)的基孔肯雅热康复期关节痛患者。
蚊情监测“硬科技”上岗了
8月4日,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兴乐社区,一台智能蚊媒监测设备正在安静工作。在省、市、区疾控部门联动下,这台24小时运转的设备能自动诱捕、计数蚊虫并将数据直传云端,更能通过密度变化趋势生成有针对性的“灭蚊处方”,实现了蚊情监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。
据悉,3台MS-400监测仪和50个智能诱卵桶已在佛山顺德多个社区完成了布点。这些被称为“电子哨兵”的设备,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重点区域的智能监测蛛网。它们不仅能自动诱捕蚊虫、识别蚊种并计数,更能通过实时分析密度变化趋势,生成“灭蚊处方”,为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撑。
▲设置在顺德乐从兴乐社区的智能蚊媒监测器,可24小时紧盯白纹伊蚊的“翅膀振动”,将数据实时回传“云端大脑”
这套智能监测体系的优势在极端天气下尤为凸显。7月23日,台风“韦帕”携暴雨袭击顺德,传统人工监测几近瘫痪。然而,这些“哨兵”在风雨中持续运转,MS-400设备不断回传关键数据,有效遏制了灾后蚊媒密度的爆发性增长。
“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每日通报蚊媒监测密度。”乐从镇兴乐社区党委委员梁仲添介绍,“一旦发现社区成蚊密度指数上升,系统会精准指引我们到相关地段开展消杀。”自7月18日收到首份报告以来,社区的清积水、灭蚊虫工作更加有的放矢。
温馨提示
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
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三大症状
要及时到医院诊治
千万不要小看它
▼▼▼
编辑 | 任君飞 责编 | 苏海宁
审核发布 | 李楠楠
综合来源 | 佛山市中医院 羊城派 健康佛山 健康顺德 佛山传媒等
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
牛在线
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